99.9月逢宜蘭蘭陽博物館試營運,
沒想到路過烏石港時,遠遠即看到滿滿排隊等進場的車車,
只好改日再來,
這再來,一別即到101.5月才成行。
蘭陽博物館最有名的,當然是其建築特色了。
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,
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,另一翼緩斜的山形,是宜蘭獨有的地理特質。
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,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,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,由土地中成長茁壯,並和地景融合。
(以上引自官網)
往前走,要下階梯才是入口唷。
入口大門,迎面而來的是大片落地玻璃帶來的自然色彩光線。
雖是三角型設計,但玻璃的透空感,讓整個空間跳躍起來。
一抬起頭,小小的黑點是啥?
是腳鴨鴨拉,半透明空橋,很有視覺上的效果。
小小的賣票櫃台。
我們先到伯朗咖啡館吃個便餐。
伯朗咖啡館裡最美麗的寶座,
相當然爾,少少的座位當然是座無虛席了。
只能拍照過過乾癮。
先到兒童館區了。
介紹海生生物。
地上透明玻璃下有海生物標本,
讓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。
海洋學堂裝置藝術。
海洋拚拚圖。
二樓入口處,這面牆設計的簡潔高雅。很不錯的設計風格。
二樓服務人員詢問我們是否要看劇場,
於是取票後,先看看,等會兒再進場。
二樓介紹宜蘭動植物區,一樣在腳下就可以看看像極活生生的標本。
櫃子是啥東東?
原來是介紹植物,一拉開箱子,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物種。
設計者的巧思,利用榻榻米做成的小小休憩區。
利用水的流動介紹蘇澳冷泉及礁溪溫泉。
宜蘭懷舊生活區的舊時生活用品展示。
在二樓及三樓懸空處,吊起小小漁船,展示農漁家的生活樣貌。
仿濕地生態。
劇場時間到了,我們想從二樓去看劇場,並詢問服務人員劇場怎麼去?
服務人員竟然回答說,劇場必需走到一樓再繞回去剛剛的取票處?
好怪怪的走法,當下有好幾組人馬和我們的疑問一樣?
但因路線不順,所以我們都放棄了看劇場,有點可惜。
宜蘭地圖,下面是攝影集,搭配立體透明亞克力,形成另一個裝置特色。
逛完了,出來透透氣。
這裡適合小朋友跑步,大人發呆的地方。
蘭陽博物館單面山之美。
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,更是仿效建築造型單面山的岩石節理,
與屋頂20度平行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,
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,使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形成深淺色澤不一、寬度不同、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,
試圖反映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,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
(以上引自官網)
二小無猜。
在烏石港遺址遠眺蘭陽博物館。
想更了解蘭陽博物館,請上官網 http://www.lym.gov.tw/